第二次:電腦演進與應用


學習目標:

1.能認識電腦發展歷程

2.能認識電腦在生活的應用

3.能了解資訊相關產品及新技術.趨勢


電腦發展歷程

相關網站:

電腦發展史

http://web2.fg.tp.edu.tw/~anny/moodle/mod/resource/view.php?id=4


電腦在生活上的應用

實作1(線上學科學習)


資訊相關產品及技術

智慧型手機

Windows phone
Apple ios
Android 3
Nokia Symbain^3

智慧型手機App(應用軟體)數量比較表

作業系統
網路商城
應用軟體數量
Android
Android Market
約**萬
ios
App Store
約**萬
Palm
Palm App Catalog
???
RIM
Blackberry App World
???
Symbain
Ovi Store
約10000
WM
Marketplace
約700

智慧型手機趨勢

智慧手機六大系統應該會分為三個集團,iPhone和Android在領先,Symbian和BB則是中段,微軟和Palm則是落後。

QR-code(參考網站 )

QR Code 外觀

QR Code 由許多黑點 (或白點) 所組成,在許多場合都可以看到如蘋果日報。在圖形的三個角落有像回一樣的方框可以幫助定位,因此將 QR Code 的圖形旋轉至不同角度後仍然可以正確讀取

這個二維的條碼可容納多少訊息呢?要看條碼的大小而定,像上面的範例,這個 QR Code 由 41*41 個黑點所組成,這樣的大小可以塞入 41 個中文字。

利用 QR Code 我們可以把許多訊息擠進一張圖片中,祇要有相應的掃瞄器,就可以把這些隱藏在圖片中的訊息釋放出來。而要有掃瞄器並不難,許多手機都已經內建 QR Code 的解譯功能。

QR Code 生活應用

影片

http://203.71.151.2/soft/index.asp?dir=雲端應用/qr-code

QR Code 帶來的改變

思考問題

實作2(資訊相關產品選購)


平板電腦

平板電腦的基礎認知


其實平板電腦這個名詞並不算新鮮,早在1989年,就有以觸控螢幕與觸控筆作為操作界面的產品,在2002年也有不少廠商配合了微軟大力推廣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系列推出具備「螢幕觸控」功能的輕量化Notebook,像是HP、Lenovo ThinkPad與日系的工人舍(Kohjinsha),都是被稱為「平板電腦」的產品。

不過自從去年(2010年)Apple iPad推出後,這種以觸控螢幕為主要操作界面、摒棄了鍵盤、光碟機、硬體機等束縛的手持裝置,,也就是可以隨身攜帶的手持「資訊終端機」。不過無論被稱作什麼,從市場的反應來看,2011年絕對是3C廠商之間「平板電腦大戰」的元年吧?

平板電腦的基本定位應該在於手機與Notebook之間,相較於手機,平板電腦的螢幕更大、操作與閱讀都更為舒適、適合長時間使用;相較於Notebook,平板電腦的螢幕雖然小了點,但在使用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困擾,唯一不足之處就是少了適合長時間輸入文字的界面,因此比較適合資訊的瀏覽,而非進行長時間需生產力的工作。

因此購買平板電腦時,最首要的需要考量自己的需求(通勤時使用、電子書、DEMO資料)與自己現有的3C產品是否有功能重疊之處。從特性來看,平板電腦比較適合當作個人的第二台隨身攜帶裝置,例如搭配家中的桌機、或是搭配功能較簡單的一般手機

採購前必做的功課

 

 

 

ipad教學及相關

iPad融入教學

ipad書籍作者官網

實作3(ipad模擬器.電子書)

ipad模擬器

雲端運算

實作4(雲端博物館)

新北市雲端博物館